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 FILM RECOMMENDATION
哪吒2之魔童闹海
推荐:★★★★★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最近,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春节档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和热度仍然扶摇直上。在初看陈塘关屠城段落时,很多人下意识将怀疑的目光投向申公豹——那个曾被偏见定义为反派的角色。然而剧情反转揭晓,背负骂名的他竟是守护者,他曾说过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的台词,此刻化作利刃刺破观众的思维定式。
这何尝不是现实的镜像?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常在“偏见滤镜”下误判他人,也难免成为被误解的申公豹。当标签化认知成为思维捷径,我们应当如何破除思维枷锁?
在了解清楚了各种偏见的形成机制后我们发现,偏见的形成潜移默化并且根深蒂固。所以破除偏见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二、打破认知壁垒,拒绝盲目合群
打破认知和眼界的局限
·增加思维样本:哪吒与敖丙的魂魄共用一个莲藕身躯,正如同我们应接纳不同群体特质的交融。走出家门,去尝试参与跨圈层的活动(如非遗传承人聚会/科技论坛),像哪吒发现敖丙的“灵珠”本质一般,或许在工程师身上你也能发现诗人的灵魂。
·认知拆解训练:当哪吒质疑“仙魔对立”的宿命时,正是破除标签的典范。面对刻板印象,面对脑海中无数个“想当然”的瞬间,不妨效仿哪吒的质问:这定义是谁写的天规?
不要为了合群成为“乌合之众”
·设置“合群冷静期”:面对群体非议时,先隔离外界声音10分钟,用书写梳理真实想法。文字能凝固易被情绪冲散的理性。
·练习“温和而坚定的异议”:当偏见演变成攻击时,用“我观察到的事实是…”代替沉默或对抗,如:“这位女士的穿着选择并不影响她的专业度”。
·创建“勇气记忆库”:记录每次坚持自我的时刻(哪怕只是删除一条跟风恶评),这些微光会在下次从众压力袭来时照亮你的立场。
当我们终跳出审视他人的圈子,却可能坠入他者偏见的茧房——破茧者如何不被偏见之丝再度缠绕?
屏蔽带有恶意的负面偏见
偏见的“有色眼镜”让很多恶意有了伪装,伤人于无形。当"女生学不好理科"这样的偏见化身为语言利刃,要立即启动三步骤防御机制:
·识别毒素源:区分建设性批评与偏见攻击——前者具体指向行为,后者则否定整体价值
·激活认知隔离: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有一段话:“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构不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不要因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失去了自信,更不要因为别人口中的自己而放弃了勇敢。
·重掌定义权:用行动日志记录自己每天突破偏见的事例,构建自我认同的证据链。
把“证明自己”换成“成为自己”
与偏见和解,不是认输,而是跳出别人制定好的赛道。你可以不用成为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去做自己故事里的大英雄——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愿我们都有“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的自由。
·“魔性认证”反杀技:面对带有偏见的质疑,未必需要声嘶力竭的反驳,试着像哪吒一样做一个自由洒脱的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呐喊,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面对偏见时坚守自我的勇气。
·“乾坤圈调节”法则:哪吒用乾坤圈控制魔性而非消除魔性,在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和他一样,保留20%“不被理解的锋芒”,用80%专注实力的铸造。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搬动。”但哪吒却说:“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当哪吒和敖丙撕开天元鼎时飞溅的星火,正是每个普通人破除偏见时的微光。不如以哪吒为镜,在下次遭遇偏见时,对自己说:“你要我顺天命?可我偏要造个新天庭。”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星野·晓
编辑:乔、晓
审核:唐诗
收费标准:1800/60分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
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收费标准:800元/50分钟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29
2025-03-28
2025-03-23
2025-03-14
2025-03-12
2025-03-07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