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沙龙、读书会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伊理雅通心理学院 > 沙龙、读书会 > 【刘晟君、唐迎婵、朱穗贤】线下读书会回顾 | 道理都懂仍过不好,这让我好焦虑啊

【刘晟君、唐迎婵、朱穗贤】线下读书会回顾 | 道理都懂仍过不好,这让我好焦虑啊

更新时间:2018-06-30
归属栏目:沙龙、读书会
浏览次数:8927
1531042539772934.png

道理都懂仍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还缺最重要的一环——体验。


从安全可信任的关系里了解真实的自己,去感受和表达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治愈自己,而“懂道理”其实不过只停留在想法。


1531042570556021.jpg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第6版)被称为是一本焦虑症的自助手册,讲述了与焦虑症有关的很多内容,包括什么是焦虑症,焦虑症的成因,治疗方法等。它的旧版名字很拉风并且九不搭八——《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正好在6月23日我们邀请到了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和樊登读书会广州分会的小伙伴们一起聊聊这本书以及焦虑这件事。



焦虑不仅仅是心情紧张


心跳加速,冒冷汗,手抖,来回踱步,脑子一片空白,慌张,担忧……提到焦虑,大家一点也不陌生,读书会开始不久,就有好几个成员很快地抛出了日常焦虑的的具体情况回应刘医生的提问:

大家焦虑的时候是怎样的?


A:有两个事情都是要做的,但一天的时间有限,我想要找出最好的安排,但是似乎焦虑填满了我的脑袋。就会在家里来回踱步,多走了好多次,而脑袋冒出几个安排却一直没有定下来,我陷在纠结里,究竟先做哪样?怎么做好?然后时间也就刷刷的溜走……


B:上台前我做足了准备,但是一到上台我整个人就蒙圈了,完全忘记演讲稿,脑袋一片空白,心加速砰砰跳的我卡在那里,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感觉很无助、很没面子啊……


C:有段时间我经常就反复检查锁好门没,锁好车没,不知道这是传说中的强迫症呢还是我真的因为没记性,所以多看一眼究竟锁好没……


在大家畅所欲言之前,现场气氛还不活跃。


这次新的线下读书会,很多小伙伴彼此是第一次见面(其中有些人甚至是从珠海过来),而且那天也是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又撩人好奇心的地方——一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机构。大家先后抵达,陆续落座围成一个大圈,好奇的眼睛多处打量,目光触及的彼此因为还不熟悉只好微笑示意,表示友善,并没有再多些交谈,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尴尬和焦虑。今天的读书会可以听到什么分享?心理医生怎么看待和解决焦虑呢?这里能不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此时此刻,我们正好感受着一份恰到好处的“焦虑”:接下来,要做什么?


一轮自我介绍和提出期待,时不时带出欢迎掌声和笑声,有人开始提到樊登老师对这本书的分享,有人表达了一些自己的思考,然后话语主导权落在了本次读书会的带读人之一——心理医生刘晟君。他很坦白地和大家交流:就像刚开始不久(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一直在体验着焦虑,因为我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来和大家讲课,我心跳加速,手会抖,说话声音可能也会有些颤抖,语速可能会变快,心里面会慌张,这就是焦虑,有生理反应、行为表现、内心体验


1531042735775903.jpg


1531042910501057.png


焦虑其实很普遍,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焦虑,它是普通人里常见的一种情绪,有些人能比较好的处理这样的感受,也有人处理不好,以致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生活与工作等),患上了焦虑症。


听到现场小伙伴们把自己日常遇到“焦虑”时的身体状况、行为、感受都表述的那么清晰、细致,刘医生半开玩笑地说“恩,看来大家的表达能力、社会功能都比较良好。”,大家轻松地哈哈大笑起来。他补充道:“有些患有‘述情障碍(见文末注解)’的人,虽然有焦虑行为和生理反应,但就是识别不出情绪也说不出来什么感受。 ”



焦虑到来怎么办


为了大家更感性认识到焦虑症究竟会是怎样的情况,刘医生还分享了几个具有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的一些患者的经历,这些基本无法控制的反复行为和想法让患者备受煎熬,他们不能够理性地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效率地处理好生活和工作的事。听到这些,小伙伴们不免产生疑问:

当焦虑出现的时候,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一书提到了很多治疗信息,包括:放松疗法、暴露疗法、运动、饮食、改变错误观念、冥思、药物治疗等内容。现场来的小伙伴中有正念禅修、健身教练、学校辅导员、职场妈妈、创业者、心理学爱好者等等,相信大家读过这本书都有了切身的感受。


 01  让身体舒服一些  

放松训练、正念练习等对于身体从紧绷状态恢复过来是很有帮助的,从身体着手,先让焦虑的自己缓下来。


 02  让自己“想开一些”  

焦虑通常伴随着很多担忧或者恐惧,那些不合理的归因、负面的自我评价很多时候是通过自动化思维而来的,根植于我们“三观”的核心信念始终在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和判断,焦虑的人们常常在做消极自我对话。这里不得不提“核心信念”,它大多是潜意识里的想法,这类信念来源于我们童年时的深刻经历,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是人生中喜悦和苦难的根源。有时朋友好心相劝的“想开点”并不起效,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依旧无意识地恪守着那些消极核心信念,还困在曾经的心理伤害里而不自知。


 03  让情绪释放一些  

焦虑来了的时候,要注意表达情绪,焦虑的时候通常会是害怕、担心、还有感觉失控。其实人最难控制的是情绪,而部分焦虑症患者却是特别会“控制”愤怒,他们从小就被家长训斥:小孩子凡事都应该要听话。在一些不恰当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教育为总是习惯性地不去关注自己的真实感受,特别是自己感觉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


1531042974329496.png


处理情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表达,可以是写日记、和信任的人倾诉等等。通过表达情绪来释放情绪,让它可控地自然流露。关于沟通和表达的技巧,特别是你生气的时候,或者是孩子惹你发火的时候,怎么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师唐迎婵现场回应:家长当然也可以表达愤怒,但是要注意方法。刘医生顺便给现场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了另外一本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可以启发我们:先描述观察到的具体情况,然后说出由此产生的感受,再传达一下你的需求,最后提出请求。



思考“焦虑”的作用是有意义的


说了那么久,似乎“焦虑”就是一个不好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人类进化了那么久,去掉了尾巴还保留了这种情绪,大家有想过会从“焦虑”中获益吗?


刘医生抛出问题,话锋一转,大家都陷入思考:哈?焦虑有什么用???


在适当的时候,病人或者来访者可能会被提问:“你觉得这个焦虑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好处?” 在一些临床个案中,可以慢慢从来访者那里了解到:家庭中孩子的心理疾病能够把支离破碎的家庭给重新组合起来(孩子一出现病症父母就会赶来看望);妻子的疑病症能唤回夜不归宿的丈夫(丈夫会因为要照顾家中的“病妻”而不能像以前那样晚回);已经成年的女儿会通过极度地自责而变的抑郁,以至于能把早已去世的严厉母亲在自己幻想层面唤醒(我像我妈那样严苛地对待自己)……不难发现,除了这些不合时宜的做法,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


 “焦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样的思考有什么用呢?


当我们迫切地想要解决自己的焦虑时,其实这种姿态本身就会导致新一轮的焦虑,这种姿态让我们和焦虑紧紧锁在一起。而当我们能够思考“焦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时候,这种思考会让我们暂时跳出焦虑,与它拉开距离,“焦虑”和我们不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种思考带来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可以看到“焦虑”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焦虑”还是“不焦虑”,我们的思考会让我们拿回情绪的主动权。 



道理都懂仍过不好这一生?还缺最重要一环——体验


我们知道,不应该过分追求完美。


孩子如果考了98分,满心欢喜等待赞赏,等到的回应却是:你怎么不考100分呢。

这样环境长大的他,日后真的相信自己已经够好了吗,还会欣赏那个考了98分的自己吗?真的能够不去追求完美吗?


我们知道,应该理智地分析情况。


当父母吵完架后,情绪很沮丧或者愤怒。而小孩子仅仅是回家后稍微磨蹭了一下再写作业,父母就对他大发雷霆,他们将对彼此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搞得像孩子做错了什么。

这样环境下的孩子长大后,他偶遇一个熟人,熟人没理他,他真的还能理智地去分析有可能是熟人没注意到他,而不是他做错了什么吗?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中提到,受恐惧症、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折磨的人群尤其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对话。面对这些消极的自我对话,人们常常可以说出很多道理。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我们知道很多“应该”和“不应该”,但是我们真的相信吗?看了好些理论和书籍,懂得的道理也不少,不过我们仍然有些事情改变不了——这听起来确实很绝望,但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提供帮助。

 

“有个来访者在治疗中痛骂治疗师,骂完后他神清气爽。这个体验让他知道原来我真的可以攻击别人(原来他在和人交往中一直压抑着自己的不满和不开心,以至于让自己焦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要大家去找治疗师骂一顿,而是让我们知道“我随时可以做一件事(我应该做一件事)”和“我真的做到这件事”是有差别的。


一个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总和自己过不去的人,他或许知道自己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好了,可是他仍然无法欣赏自己。如果在生活中他幸运地遇到可以和他建立安全、可信任关系的人(例如,伴侣),让他在日常里也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欣赏的,自己是可爱的,那是一个真实的体验,这就会弥补从“知”到“行”之间的重要一步,让他感受到,啊,原来被爱被欣赏是这般美妙感受,真正地治愈了那个曾经受伤的“小孩”。


如果没有遇到那样的人,那么你与一位可信任的、有能力的心理治疗师建立的治疗关系将是专业、安全、可行的体验,这份体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关系,好的体验会开始在你身心生根发芽。感受这些体验的强度和重要性,并不是看书或者听道理就可以得到。在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或治疗师)无条件地接受来访者(或病人)整个人的各个方面,并试图去理解来访者他自己认为最不堪的部分之后,他体验到原来自己还可以这样地被接受和理解,他才能够做到去欣赏自己和并与自己和解。


解决焦虑的方法很多种,只要大家想去用,随时都可以做到。道理我们都听过,但是如果没有一次真的体验,仍然只是头脑里的一次想法而已。



END.  

注解

述情障碍(alexithymia)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由于述情障碍者对情绪变化的领悟能力差,心理治疗反应不佳,常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本次读书会已经圆满结束…

~期待下次活动可以与你相见~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 出租网 深圳婦科醫院
  •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