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 在一段关系中,交谈可以让人获得信息以及与社会保持联系。
• 在一段关系中,需要口头来分享想法、感觉和行动。
• 在人际关系中,需要直率地表达、坚信、解释、辩护、争论和解决差异性问题。
• 在人际关系中,互相交流可以满足好奇心和维持亲密关系,并保护自己不愿谈论的事情和自己的隐私。
人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我们是社会生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居住,互相关心,致力于伙伴关系,治理社交环境,在工作场所中合作,并创建家庭和社区生活。
这些关系是我们社会经验的基本单位,为了管理这一系列的关系,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口头交流,以便每天与彼此保持充分的联系。
因为这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我相信父母和老师可能会花时间来解释一些口头交流所能带来的基本功能和复杂性。下面提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01 交流就是共享信息
让我们从现实的例子讲起。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和家人每天都在一起生活,但在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都没有确切的办法知道:“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在想什么?”,“你一直以来都在做什么?”。
交流需要对这些问题的进行回答才能被激发,这是假定提问者是被真实地告知的前提下。当得不到答案时,提问者可能会自己编造答案,有时答案是不令人满意的,甚至是令人焦虑的那种:“我的孩子没有回复我的原因是因为她还在生我的气。”
当涉及到沟通时,与其想象到最糟糕的情况,然后草率地得出不愉快的结论,不如与对方核实一下,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你同意我的看法吗?”如果有疑问,那就再看看问题在哪儿。
无论我们与任何人有多亲近,即使是与我们最了解和最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始终是陌生人。要了解他们,我们需要经常交流互相的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人们是信息收集者,不断地从别人那里寻找三种信息:他们的感觉、想法和行为。“你是如何觉得的?”,“你在想什么?”,“发生了什么?”,反之,他们也必须对我们这么做。
充分的沟通需要合作,当一个人分享信息时,另一个人就会收集信息。如果其中一个总是说话但很少听别人讲话,或是只沉默听别人但很少发表自己的想法,就会产生不平等的关系。最好的关系是,交流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两点。
02 沟通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有时,父母会怀念孩子在儿童时期对自己的百分百顺从,也会不满青春期时孩子对自己的抗拒。
“停止争论!”、“别顶嘴!”、“照我说的做就行了!”、“我一个字都不想听了!”。父母有时候会这样吼孩子。“畅所欲言”地沟通被冠以“叛逆”的恶名,因为父母们渴望他们的孩子只是默默地服从父母的指导,没有抱怨或反对。
但是,请记住,学习如何交流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直率地沟通有五个重要的功能:
1. 坦诚的交流可以告知别人自己经历了什么。
2. 坦诚的交流可以解释自己的感受。
3. 坦诚的交流可以提出问题并得到理解。
4. 发言可以表明立场。
5. 沟通可以解决分歧。
在家庭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鼓励年轻人在走出家庭庇护后,依然可以做到直言不讳或适时保持沉默。让一个沉默寡言的青少年从父母的照顾下“毕业”走向社会,对ta未来的社会交流没有好处。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出人头地,坦率的交流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同时也应知道如何以一种尊重的方式说话。
03 交流是在管理对于信息的需求
交流需要满足的四种信息需求:
① 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获得充分的信息和最新的信息。
② 出于想否认和不需要知道的需求:在一个总是令人不安或分散注意力的新闻世界里,渴望限制信息带来的冲击。
③ 对于亲密和被了解的需求:在一个随意和肤浅的关系更为普遍的世界里,想要被进一步理解。
④ 为了隐私和不被人知道的需求:在一个别人不能侵入的私人世界里有一些隐藏。
然后还有沟通的冲突。需要知道和不需要知道之间是有平衡的。家长可能会说:“当然,告诉我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但不要多说你朋友的问题。”
有被了解的需要和不被了解的需要。青少年可能会说:“我想让父母理解我,但又不想让他们知道太多。”管理信息可能很棘手。
情绪上的不适可能意味着信息是令人沮丧的,
• 你“想知道”的欲望不被满足,你会感到焦虑和担心。
• 你“不需要知道”的想法不被尊重,你会感到负担过重、压力很大。
• 你“想被别人了解”的想法不能实现,你就会感到被忽视、被疏远。
• 你“不希望别人了解你”的想法被人破坏,你就会感到暴露和受到威胁。
口头交流通常是笨拙的,但它仍然是维持人们人际关系的最佳工具。所以,如何管理交流与信息是非常值得和孩子讨论的。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Carl E Pickhardt Ph.D.
翻译:洛川
编辑:知年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Explaining to Adolescents How Spoken Communication Matters》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4
2024-10-30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