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每次想到“密集母职”这个词,总会想起我们在农村养鸡时,会把那些掏光了鸡蛋的母鸡强行从鸡窝里赶出来,偶尔为了让它们清醒过来,还会把它们扔到水里,再捞上来,等它们把身体抖干,就会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回想起我怀第一个孩子时,我何尝不是一个孕激素上头的“母鸡”呢?我下载了各种孕妈app,怀孕初期小心翼翼地不敢乱动,生怕一不小心就流产,甚至研究Wi-Fi辐射是否影响胎儿,参加妇儿医院的孕妇讲座……我总是担心自己做得是否足够好,是否能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开始。
密
随着孩子的出生和长大,我逐渐意识到,社会对母亲的期待早已经从“爱孩子”扩展到“全方位完美育儿”:有丰富的育儿知识,情绪稳定地关注孩子,能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到平衡等等。无论是孩子的饮食、睡眠、教育,还是社交能力、情感健康、未来发展,我们似乎被赋予了无数的“责任”。每一件都是有时限的kpi,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尽善尽美。这种压力,悄无声息地将我们紧紧包裹。
于是,母亲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照顾者”,而是变成了一项24小时不间断的“高压任务”。这就是我所说的“密集母职”,它要求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特别是在情感、时间和责任上给予孩子极大的关注和照料。每一天都像是高强度的多任务处理,每一刻都需要精力集中地应对。早上起床送孩子上学,白天工作,晚上辅导孩子,准备晚餐、整理家务,直到自己疲惫不堪。每个细节似乎都在监控着我们的“母职表现”,似乎怎么努力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密集母职”的另一面,便是我们对孩子的过度关注,甚至是对他们成长阶段的过度规划。我看到周围的妈妈:明明家庭收入除了供房供车所剩无几或有些租着房子,还要掏出一大笔钱去私立医院为孩子做各种日常保健。孩子的衣服合格证上必须是A类,玩具必须是精选无甲醛,学习进度必须与大部分人同步,社交活动更不能落后。即使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许多妈妈也无法安然入睡,脑海中想着孩子近期的情况和后面要跟进的地方。在这些每一个细微的瞬间积累,日复一日的忙碌中,逐渐失去自我。
“密集母职”不仅是对孩子的关注和投入,更是对自己的过度要求。这种看似充满爱的付出里,背后是许多妈妈为孩子铺路成长时,为他们付出一切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需求。我们需要停一停,回到自己的心湖里清醒一下。
给自己休息时间,这种“停止键”对于我们很重要。抽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运动、看电影。孩子上完学以后,可以奖励自己一杯咖啡。下班后找个时间去做个头发、美个甲。周末找朋友一起逛街,一起蛐蛐别人。不仅能减轻心理压力,还能找回自我,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健康。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能帮我们稍微脱离育儿的“战场”,重拾片刻的宁静。
每个人做自己该做的部分
家务可以适当分担,不要什么都自己扛。比如孩子春游秋游要带什么,让他们自己列出需求,点点手机app购买完了就不用再操心,孩子如果这次忘带水渴了,他们下一次就会自己记得。这并不是冷漠,毕竟大人也不可能记得每一件事,是他们要为自己的旅游体验负责。很多时候,我们过度担忧和控制,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疲劳和焦虑。
别难为自己
我们可以试着简化自己的生活,别把每一件事做得那么复杂。比如,能用洗碗机就用洗碗机,能让自动拖地机拖的地就别让自己的腰受累,这些钱可能仅仅是孩子一期辅导班费用而已。它们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轻松与自由。孩子还小没办法在收纳上按照大人的标准保持时刻整洁,这也没关系。在大框架上,如果孩子能够自己收拾自己的空间,我们就要放下自己完美主义的控制欲,允许让孩子自己处理。
我们并不孤单
当我们感到育儿压力时,和自己朋友分享育儿窘迫时刻,也可以在互联网或小区找到其他妈妈们交流心情。现在有些社区配备有社工中心有心理援助项目。假如自己通过许多方式都无法缓解自己内心的不舒适,勇敢地大胆地去医院或专业机构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因为保持身心健康,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加从容。
面对“密集母职”的压力,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使用一些让自己泄压的小策略,真正地接纳“不完美”,把责任分担出去,为自己腾出一些时间和空间。毕竟,做一个好妈妈,最重要的不是把每件事情做得完美,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力量,这样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陪伴。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立飞
编辑:乔、镜
审核:唐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2-24
2024-12-19
2024-12-15
2024-12-12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1
2024-11-24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