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心理咨询项目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人类为何总想拆开新盲盒?从学术圈上演《断背山》番外篇谈起

人类为何总想拆开新盲盒?从学术圈上演《断背山》番外篇谈起

更新时间:2025-04-21
归属栏目:心理咨询项目
浏览次数:7003




教授出轨+出柜事件








某理工教授宫某的瓜田最近迎来大丰收——这位在实验室里研究材料的学者,被曝在感情领域上演了一次深情被刺戏码。他与男学生的隐秘情事被掀开后,网友戏称其实现了产-学-研深度的“跨纬度材料融合”。


事件核心矛盾堪称当代伦理剧标配:掌握学术权力的权力者与年轻学生的暧昧关系,让人想起实验室烧杯里沸腾的危险化学反应。而最令人唏嘘的,或是那个被留在舆论暴风眼中的妻子。其实,当吃瓜群众忙着玩师生恋禁忌指数测评时,真正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总有人甘愿冒身败名裂的风险也要开启潘多拉魔盒?


象牙塔内上演塌房连续剧

婚内出轨的事情好似已经见怪不怪,从明星到素人的新闻都层出不穷。象牙塔里的人也是人,但他们所谓的爱情故事还沾上了权力滤镜,成了一部部伦理惊悚片:

-2019年上海某大学「会计门」事件,教授深夜给女学生发消息:“亲亲宝贝要看老师私密空间吗?”最终被实名举报后遭解聘;

-2022年重庆某高校教授,竟然同时交往三位女学生被举报;

-2021年天津某大学「三重奏」丑闻,与女学生A搞学术合作,与女学生B发展灵魂伴侣,还不忘独创的学术PUA话术:“这篇论文能不能发C刊,就看我们合作的深度了。”最后发现举报材料中的开房记录与论文修改记录神同步。



更有意思的是,小编今年考研上岸成功,给闺蜜报喜后,换来的是这位博士闺蜜的一堂政治教育课:“你可不能被‘叫兽’的糖衣炮弹侵蚀咯,谨言慎行!”


难道出轨和偷偷摸摸就这么吸引人?或许正如奥斯卡·王尔德讲的一样: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偷尝禁果心理学:科学认证的作死指南


因为每个个体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婚内出轨的原因有很多,或许以下几个实验和研究会从心理学的角度给我们一些解释。

多巴胺过山车:大脑的快乐诈骗

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的fMRI扫描研究显示,热恋期大脑激活区域与可卡因成瘾者高度重合。新恋情引发的多巴胺分泌量,相当于连续吃掉20块黑巧克力。


另外,罗格斯大学「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实验:将公鼠不断与新的母鼠交配,其性欲阈值始终保持在峰值——这解释了为何总有人前仆后继解锁新关卡。


但新鲜感的本质是场集体幻觉——你以为拆开的是盲盒隐藏爆款,其实只是换了个包装的经典款。

中年危机重启键:青春体验卡

从发展心理学视角看,中年期(40-65岁)恰逢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繁衍vs停滞」关键阶段。


当个体面临职业天花板、身体机能衰退等现实冲击时,容易触发存在性焦虑——这种对自我价值的系统性怀疑,使部分人将亲密关系异化为心理代偿工具,正如某企业高管出轨年轻助理时说的:“在她面前我能假装没看见体检报告的脂肪肝超标。”


实质是通过他人构建的青春镜像完成自我欺骗,实为饮鸩止渴。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过: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对抗虚无感,但有些人选择了危险的载体。

压力转移逃生舱:现实平行宇宙

亚瑟·阿伦(Arthur·Aron)的「吊桥实验」证明,危险环境会让人误判心跳加速为心动。


当房贷、育儿、职场三座大山压顶,某些人可能会把出轨当作人生外挂的体验。可惜他们没看懂《克莱默夫妇》的警示:用新关系逃避旧问题,就像用创可贴治疗粉碎性骨折。














围城内外:给欲望装上安全气囊


一位大V网红曾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婚姻经历,她说即便老婆再会装扮自己,男人还是会被外面的世界吸引,这与老婆本身好坏无关,所以女人大可不必去责怪自己。


或许我们该停止用“渣男/女”的标签进行道德扫射,转而思考现代亲密关系的升级系统。就像手机需要定期系统更新,婚姻也需要安装防出轨补丁。

首先,可以给你们的平淡生活添加一些些意外惊喜,比如把每周三定为角色扮演日,当然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要扮演什么可以自己定,比如,老实的外卖员、严格的老师、无所不知的导游……你们的二人世界不用害怕羞耻。


其次,建立起“情感安全屋”定期深度对话,比如,建议搭配威士忌与真心话大冒险使用,加一些氛围感的沟通或许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最后,还可以培养一些共同冒险项目,从双人冲浪吃鸡到合写网络小说,让多巴胺为你们的婚姻续航。


毕竟,最高级的情感经营术,是把白米饭熬出焦糖布丁的香甜。当我们学会在熟悉的面孔上发现新的星空,或许就能理解《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那句:爱情始终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情感观察员

编辑:晓

审核:唐诗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收费标准:1800/60分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
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收费标准:800元/50分钟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 出租网 深圳婦科醫院
  •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