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几乎有一半的成年美国人会感到寂寞
为医生提供新闻资讯的MDLinx报告说:“现在美国最新的流行病影响了47%的成年人,是几十年前的两倍。”
这一惊人的数据很重要,因为寂寞与过早死亡风险的增加相关,寂寞的风险率与肥胖以及每天吸15支烟的风险率相似。此外,寂寞还与不良的健康风险有关,如较高的血压、体质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有抑郁症和自杀风险。
前美国卫生局局长、医学博士Vivek H. Murthy在2017年表示,寂寞和情感健康是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为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工作场所是日常关系的重要场所,因为大多数成年职场人士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信诺(Cigna)和益普索(Ipsos)调查了2万名18岁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其中近一半的人表示感到孤独(40%)或被冷落(47%)。四分之一(27%)的人认为他们不被理解。五分之二的人(43%)认为关系没有意义并且有孤立感。调查发现Z一代(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是最寂寞的一代人。社交媒体使用的个人化不是寂寞的原因,在所有的研究结果中,缺乏有意义的人际联系才是问题的关键。
那些在任何年龄都感到孤独的人认为别人没有倾听他们,没有认真对待他们,没有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并且或明或暗地忽视他们。这种感知,无论是否反映了现实,都会增强他们被孤立、被忽视和令人不安的孤立感的感觉。
痛苦的寂寞和健康的孤独是有区别的。此外,还可以培养一种适应性心态,包括预防寂寞感,以及建立可以提高认知和情感生活技能的社交优势方面的策略。在任何年龄,增进自己的适应性可以对抗寂寞感、孤立感,并在独处和与他人相处时培养更深层的自信。
寂寞是什么?
寂寞伴随着情感上的痛苦——分离和孤立的痛苦。
寂寞作为一种孤立感,是一种深层冲突的恐惧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无法割裂的依恋正在被撕碎或者消失。
寂寞反映了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和“有问题的联结”的状态。这是所有人对丧失的普遍恐惧。它是一种即将到来的不完整感、使人心神不定、无根据的令人不安的感觉。
寂寞的人可能会认为别人不寂寞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寂寞显示了一种心理内在默认的倾向,即不可挽回地将自己分裂成两半。
寂寞之下是一些根深蒂固的、以一种极其微妙的方式组成的感觉,主要是嫉羡、贪婪和嫉妒。寂寞的不完整感会使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嫉妒中,人会明显地感受到对丧失的恐惧。虽然这个关于寂寞的简短讨论不能详细说明这些心理动力的微妙之处,但有几个关键的观点很有趣,因为它们似乎将因果关系归因于自身之外的力量。
“嫉羡这回事儿”系列博客文章取材于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1960)的开创性著作,以及她那些关于嫉羡的无意识根源的大量论文。这些贡献因为创新和打破传统被认为是大胆的,一些人认为是有争议的。论文围绕以冲突为特征的人际关系中情感投射的潜意识自卑-优越感模型来展开研究。重点是那些无意识偏见,可能会抗拒逻辑和理性的纠正。
在无意识的心理动力水平上,嫉羡是指:一旦发现别人有优越的地方,就否认和删除自己对此的任何感觉,以此来避免感受到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无意识的嫉羡引发出更多有意识的嫉妒和贪婪。当你只能得到一部分的好东西,或完全得不到而感到被拒绝时,这些情绪就浮现出来。贪婪的冲动是为了重新获得丧失的东西,即便事实上它原不属于你。
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嫉羡(例如,我自卑是因为别人得到的比我多)和有意识的贪婪(例如,“比起我拥有的,我迫切地需要更多”)的非理性表现,可能是寂寞最常见的潜在诱因。它们是一种失落感的情感表达(例如,自卑感和对失去的恐惧),只有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奋力拼搏时这种感觉才会被压抑。寂寞会使人狂热地追寻可以依赖的他人和不断地追求物质利益。为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联系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这使得生活变成了长期处于紧急事件中,这使得寂寞给人一种痛苦的感觉。
贪婪更类似于与嫉妒有关的情感。其特征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感觉,“永远觉得拥有的不够多”是一种折磨人的不满,但比起绝望的嫉羡,贪婪显得温和一点。嫉妒是一种充满激情的失望和被拒绝的感觉。嫉妒,与嫉羡不同,是建立在充满爱的感情基础上的——想要爱的温暖,却用自我破坏的方式来获得它们。当一个人经历别人的傲慢对待时,他可能会产生嫉羡、贪婪和嫉妒。如果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在经历被蔑视和受挫折时会浮现出这种疏离感,它与被抛弃和毫无价值的感觉纠缠在一起。
寂寞的痛苦状态往往伴随着过度地将知觉指向自身之外的人和物。这反映出寂寞的人常常试图表现得好像他或她的所有需要都可以而且必须只通过外部环境来满足,而不是从更深层的内部资源中取得平衡。
因为寂寞是一种被孤立、没有联系、不安全、离间、疏远和空虚的感觉,所以无意识地就会产生依附和贪婪索取的自然防御。人们体验到它是一系列无休止的重复的临时安排,比如依附于另一个人,或者紧紧抓住无生命的财产,如金钱、物权、电子游戏、玩具、权力和对他人的控制,或者对一种不再适应环境的意识形态紧抓不放。
孤独
孤独的概念在东西方的冥想体系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与寂寞不同,它的视角是积极的——有价值和实践意义。
孤独(梵语:Kevalam, Kaivalya)与寂寞不同。东方和许多正念观点认为孤独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心态,而不是真的指朋友数量。它的特征是信任、安全和相对完整的感觉。独自思考和感受可以打开内心的平静,允许一系列的经历,从安静的自我反省到越来越积极地投入到游戏、工作中,或者只是“存在”于他人之中。对孤独的美好阐述也出现在千年的印度教《奥义书》(Kaivalya Upanishad)中的《阿塔婆吠陀》中。西方哲学和许多信仰取向也强调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基本信任。宗教通过千年宗教经文所描述的恩典和不可言喻的力量也强调它。
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有效的心理治疗创造了条件以减少分裂/异化过程和增强自我整合。寂寞的感觉得到调整,以建立起一种更大的自我安慰感。这需要对此时此刻有清晰的接纳——体验当下的“当下”。这是把安静的平和带回到一个人的体验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包括与他人建立联系,但不包括情感上的融合。这种联系的状态可能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它描述了一个人同时作为一个个体和作为家庭、社会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经历的过程。健康又不缺联系的孤独是人际交往中内心平和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平静的,没有低人一等或者高人一筹的二分感觉。而且,健康的孤独并不会因为害怕失去而烦恼。
这种孤独观在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健康的孩子在独自玩耍时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健康孤独感,他们在父母的照顾和陪伴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健康孤独感。然而在成熟的时候,你可以从各种环境中以一种更有意识的方式体验到 “独自面对他人”而带来的丰富感受,其中工作环境是很重要的。
基于实证来提高对寂寞的适应力
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社会学家从几十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已经知道,智力活动和社会参与都有助于预防寂寞。研究表明,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的社会因素影响是可以提高的。尽管来自老年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那些对青少年的强有力的干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社会关系的高质量(有深度的真实感和意义感)是关键因素,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多。
例如,在一项为期四年的大型前瞻性研究中,寂寞感的增加使认知完好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一倍。PAQUID研究表明,那些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了53%。2017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的一期文章讨论了一项相关的纵向定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活动与主观认知能力下降感受呈正相关,这是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前驱症状。
在老年人的注意力、幸福感和炎症发展过程的调节方面,以正念为基础的干预提供了主观和生理上可验证的改善。
寂寞是普遍存在的,但可以控制,包括识别它的存在,定义其参数,并使用所有可用的措施来预防和改变它的痛苦影响。这篇简短的文章强调了社会参与和正念。营养、锻炼和认知类的积极爱好也起着重要的预防和调节作用。健康是身体、情感和社交幸福感的一种平衡状态。这些都提供了一个内部资源库,让你在任何年龄都可以享受独处,以及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时感觉自在。
References
[1] MDLinx(January 2019). https://www.mdlinx.com/internal-medicine/article/3272.
[2]Washington Post(2017).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on-leadership/wp/2017/10/04/this-former-surgeon-general-says-theres-a-loneliness-epidemic-and-work-is-partly-to-blame/?utm_term=.0734c8da5e4a.
[3]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7). https://hbr.org/cover-story/2017/09/work-and-the-loneliness-epidemic.
作者:Frank J. Ninivaggi M.D., F.A.P.A.
翻译:花甲、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Loneliness:A New Epidemic in the USA》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4
2024-10-30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