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导读:没想到促成我们开始一段关系的因素,也可能是后来我们关系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处理不好甚至导致分手。这里有一些心理专家提出的,潜在的双刃剑特性供各位爱侣考虑和思考,以便在问题真正出现之前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并且双方可以一起为关系导向更好的方向而努力。
和ta恋爱了,这个人适不适合结婚呢?我要选择什么样的人,婚后能幸福稳定的机会比较大?想想什么因素会让你对这个异性产生好感:也许他很有吸引力,也许你们俩之间有相似的兴趣爱好,也许是他很风趣幽默,也许是他很有自信……
令人惊讶的是,一些与开始一段关系有关的因素也可能与关系的破裂和结束有关。这里有一些潜在的双刃剑特性需要考虑。
01外表吸引力(颜值)
颜值是决定我们会对谁产生好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如果我们想要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根据其他特征(比如诚实、靠谱、上进等)来选择伴侣可能会更好。
外表有吸引力的人更有可能会为了新的恋情而结束他们当前的关系,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颜值吸引来太多的潜在的新伴侣,他们相较于其他人而言,要不断抵抗新的诱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克制(Ma-Kellams et al., 2017)。
02个性相似性
我们经常被那些在重要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所吸引。
相似的态度对感情浓度加深有积极的影响(Montoya和Horton, 2013),性格相似的夫妻更有可能拥有更充实的浪漫关系(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 Luo & Klohnen, 2005)。
然而,一方面两个人如果在关键的正面特质,如亲和力和责任心,方面相似的话是对关系非常好的。但是当涉及到诸如神经质、不合群或抑郁等消极的性格特征时,两人的相似性可能对这段关系有害(Finkel et al., 2012)。
例如,夫妻双方的神经质与关系满意度的下降以及更大的关系破裂风险具有相关关系(see Finkel et al.)。
03关系是否见光
分享秘密可以增强彼此的吸引力和亲密感,即使是在陌生人之间(Aron et al.,1997)。在婚姻幸福的夫妻中,彼此乐于分享秘密与更强的关系满意度和关系质量相关。分享性方面的秘密也能提高伴侣的性满意度(MacNeil and Byers, 2009)。
虽然说,隐蔽的性关系可能会增加伴侣之间的亲密感,但只是短期的。在长期关系中,不愿意把关系公开与较差质量的关系有关(Foster and Campbell, 2005)。
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对婚姻状况保密,不愿意把伴侣公开,不仅会给夫妻双方带来负担,而且缺乏来自婚姻之外的朋友和家人的社会支持也会对这段关系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04期望过高
大多数情况下,积极的期望能够增强关系质量(Lemay和Venaglia, 2016)。
例如,Murray等人(1996)发现,夫妻对他们的关系和对伴侣的看法越积极,这些关系就越有可能持续下去,而这些夫妻报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
积极的期望甚至可以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来改善人际关系;如果你期望/觉得你的伴侣是善良的,你可能无意中助长了他或她做出了更多的善良行为(Snyder et al., 1977)。
但是,如果期望太过于积极和乐观到不切实际的程度,则可能会让夫妻对处理关系中的问题毫无准备,因此反而可能会降低关系满意度(Lavner et al.,2013)。
对伴侣期望值过高的夫妻不太可能会去努力解决关系当中发生的问题,或讨论他们的关系问题,因此他们的关系幸福感可能会下降(Lemay and Venaglia, 2016)。
References
[1]Aron, A., Melinat, E., Aron, E. N., Vallone, R. D., & Bator, R. J. (1997).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4), 363-377.
[2]Barelds, D. H., & Barelds-Dijkstra, P. (2007). Love at first sight or friends first? Ties among partner personality trait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onset,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lo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4), 479–496. doi:10.1177/0265407507079235
[3]Finkel, E. J., Eastwick, P. W., Karney, B. R., Reis, H. T., & Sprecher, S. (2012). Online dating: A crit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3(1), 3–66. doi:10.1177/1529100612436522
翻译:Lynn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What Draws Us Together Can Also Tear Us Apar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4
2024-10-30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