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摘要:喜悦与哀伤,自豪与失落,同时发生:我们尊重人类情感矛盾的现实。成长的哀伤,是成长转变的重要时刻的特征,也就是一个人从生命的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那些时刻。
在我最近的一篇文章《没人告诉你关于哀伤的4个类别》(译者注:原文为Four Types of Grief Nobody Told You About)中,我详细描述了哀伤和哀悼其实常见于在我们经历的各种损失中,并主张承认这些经历里确实有哀伤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生命中的损失会引起哀伤的反应,但许多人会发现,在快乐和成长的时刻,他们也会有一种与直觉相反的失落感。当人们经历成长和转变,获得骄傲、兴奋和成就感的时刻,一种失落的感觉就会悄然而至。我称这些时刻为“成长的哀伤”。
01成长的哀伤
例子包括:
l 一个兴奋的高中毕业生会有一种失去熟悉、不再天真和离亲人越来越远的哀伤。
l 一对激动的新婚夫妇都为失去单身生活的自由、灵活性和可能性而哀伤。
l 孕妇为新妈妈的职责伴随着的不那么自由、不方便行动和灵活性的丧失而哀伤。
l 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的人,很高兴有了一个新的家,为失去亲人、民族身份和在自己的祖国生活的安逸而哀伤。
l 一个人转换到一个更有声望的工作,可能会为自己失去的自由和减轻的责任感到哀伤。
成长的哀伤,是成长转变的重要时刻的特征,也就是一个人从生命的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那些时刻。一个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一个移民变成了居民,一个人变成了配偶,一对夫妇变成了父母。所有这些时刻,充满了喜悦和进步的感觉,往往是数月或数年准备才来到的人生高潮,然而这必然也会让我们失去一部分心爱的自我。
个人、夫妻和家庭采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日常、新的地点和新的优先事项。高中毕业生离开了舒适的高中生活,从高中学校年级最高的学生到大学生活后重新成为大一新生。有了爱侣的人会回想起以前单身时可以结识新恋人的可能性,还有另觅他人的自由。孕妇会想到为人父母所固有的牺牲,以及失去的行动自由和灵活性。移民们为与同胞失去联系而哀悼,为了寻找新的机会而奔向一个新的地方。新晋升的员工可能会回顾压力较小的过去,并意识到职业发展中固有的牺牲。失去是成长的一部分,是从熟悉到未知的过渡。
02父母的喜悦和哀伤
看着孩子成长和转变的父母可能也会有类似的失落感,即使他们为孩子加油,鼓励他们成长。看着孩子长大意味着看着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从而在身体上和情感上与父母分离。看着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可能会让人觉得时间一下子过得太快。
当孩子结婚时,父母可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因为随着下一代的婚姻,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感到更大的鸿沟,孩子的配偶会在孩子情感层次上取代父母。一个离开家的成年孩子可能会获得自豪感,也会意识到离开亲近是有一种忧伤。
当孩子怀了孩子,可能会给准爷爷奶奶(准外公外婆)带来的巨大快乐,同时他们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变老了,成为爷爷奶奶(准外公外婆)这一代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喜悦和哀伤,自豪与失落,同时发生。
03但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让失落感更加沉重的是,许多人可能觉得他们不值得或不应该有这样的感情。喜事也会带来失落感,这一点很难理解。他们可能会告诉自己,悼念过去意味着他们一定是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不是这样的。哀伤和后悔是不一样的经历。一个人可以带着悲伤和失落来纪念过去,并同时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一个人既可以自信地认为自己做出了符合自己长期最佳利益的正确决定,也可以为被抛弃的东西感到难过。
在快乐的场合,朋友和家人的反应也可能加剧人们对“失去”的困惑,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人会有“失去”的感觉。当其他人不能对此感同身受的时候,他可能会感到内疚、羞愧,并且让自己的哀伤不被看见,这会迫使他们压抑自己的感情或向所爱的人隐藏自己的感情。
04情感的真相
哀伤是发展过程会遇到的自然反应。它是一种反思工具,用来纪念过去和生命中某个阶段被爱的事实,同时承认未来是可怕和不确定的。
那么,当一个人在快乐和成长的时刻感到哀伤时,他能做些什么呢?他们可以尊重人类情感矛盾的现实。他们可以理解,庆祝和悲伤往往携手并进,并接受这些看似矛盾的情绪是复杂现实的正常组成部分。就像任何哀伤的反应一样,他们可以让自己带着自我同情和温柔度过这个过程。他们可以允许自己哀伤。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Sarah Epstein MFT
翻译:花甲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Why We Grieve During Life’s Happiest Moments》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0-10
2024-10-09
2024-09-27
2024-09-26
2024-09-22
2024-09-20
2024-09-18
2024-09-13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