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人际关系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人际关系问题 > 快看,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TMI了吗?

快看,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TMI了吗?

更新时间:2020-03-23
归属栏目:人际关系问题
浏览次数:7061

摘要:在这个过度共享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设定界限?


01


打开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你会看到朋友的孩子、婚礼和完美灯光下的饭菜的照片。你会看到关于职业和人际关系的最新消息。有些事情可能会让你微笑或感到一丝嫉妒,但这些都是无害的止痛药。不过,有时你会停顿一下,在我们这个过度共享的时代,我们都有一个熟悉的想法:TMI!太多的信息!(译者注:TMI为网络流行词,饭圈用语,最早为英语口语,是Too much information的缩写,即信息量太大,后引申为说的太多太具体了。)



  • l  你姐姐发布了她私生活的详细描述,你再也不能用以往同样的方式看待你姐夫了。
  • l  或者你的朋友上传了一段充满特写镜头的生产视频,请你观看。你想要支持她,但你作为好友需要看见她的每一次宫缩吗?
  • l  或者你的叔叔分享了一个关于虐待的非常私人的故事,这引发了你自己痛苦的回忆。


原本你翻看手机是为了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打发时间,现在你被种种情绪淹没了。你感到焦虑、悲伤、愤怒或羞耻。


因为过度分享已经成为常态,所以有TMI倾向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也希望你分享。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亲密感是通过与他人分享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他们承认一点,你也承认一点,这就在你们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


这一切都很好,直到有人坦白太多,或要求你透露你不喜欢分享的个人信息。突然间,你的朋友感到很失落,他们认为你没有把他们当作可以信任的朋友,因为你在对他们保守秘密或者不够坦率。


02

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如此不舒服?


界限是描绘我们自我身份的无形线条我们在自己愿意与他人分享的部分和自己不愿公开的部分之间划清界限。我们的界限取决于我们的关系。我们乐于与我们的另一半分享的东西,与我们乐于与父母分享的东西是不同的。


它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有些人会越界,窥探我们不想分享的部分,有些人会越界,分享让我们不舒服的部分。


03


在这个过度共享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设定界限呢?

首先,确定你的界限是什么。列个清单可能会有帮助。拿一张纸,画三条垂直线,形成四列。第一栏写上“重要他人”,第二栏写上“家人”,第三栏写上“朋友”,第四栏写上“熟人/陌生人。现在,把你不喜欢和这四类人讨论的话题写下来。例如,你可以把性生活放在你不愿意和家人或陌生人谈论的事情下面,或者把童年创伤放在这四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些事情你只能和你的治疗师谈论,那是可以的。一旦你知道了你的界限是什么,你就会更容易去保护它们。


第二,和你希望尊重他们的人谈谈你的界限。如果你的父亲一直在窥探你的恋爱关系,坦率地告诉他,这不是你愿意谈论的事情。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在背后说你其他朋友的闲话,这会让你感到不舒服,那就告诉她。记住,别人无法读懂你的想法。除非你清楚自己的界限,否则别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越过你的界限。


第三,在社交媒体上做出必要的改变,以适应你的共享舒适度。你可能认为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才能看到你孩子的照片,但如果你的个人资料是公开的,或者没有受众限制,成百上千的人可以看到你孩子在浴缸里的照片。如果你不喜欢向完全陌生的人透露你的生活,那就把你的账号设为私人账号,并对谁能看到哪些帖子进行限制。你还应该取消关注或让那些习惯过度分享的人保持沉默,以免让你感到不舒服。检查这些网站上的设置页面的隐私选项。


有界限并不会让你紧张。当别人过度分享时感到不舒服,并不代表你是一个不关心他人的人。每个人都有界限。承认、设置、保护自己,是一种自我照顾。当别人知道你的界限,但没有越过你的界限时,这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健康的关系需要自我分享,但也需要在舒适的亲密程度和TMI之间划清界限。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 Andrea Brandt Ph.D. M.F.T.

翻译: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How to Set Boundaries in the Age of Oversharing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 出租网 深圳婦科醫院
  •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