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心理科普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心理科普 > 何为生命的善终?

何为生命的善终?

更新时间:2020-03-30
归属栏目:心理科普
浏览次数:4343

摘要:生命终将走向死亡,而死亡往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对很多人来说,死亡既遥远又陌生,你考虑过自己的死亡吗?

 

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死亡出现在我们身边时,我们才有可能去思考自己的死亡。弗洛伊德说过:“我们无法想象自己的死亡,即使我们知道并能想象他人的死亡,我们也总会认为死亡对自己来说很遥远。” 因此,我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对生命最后时光的期待,同样,也没有考虑过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来确保期待得以实现。

 

人们经常谈论死得是否安祥。对于临终者及其家属来说,安详的标准很可能是不同的。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如果针对安详的标准进行采访,那么你大概率会得到很多不同的回答。

 

大多数人会认为,平静、无痛苦的死亡即是安详。而与之相反,糟糕的死亡即是充斥着暴力、疼痛、折磨、孤独,临终者违背自己的意愿活着,失去尊严,心中的愿望无人所知。没有人希望看到临终者在死亡临近时仍在受苦。因为这将是饱受折磨的死亡,可能会对医务人员、临终者及其家属造成精神上的创伤。

 

每个人对安详死亡的定义都是主观的,这要基于当事人的愿望和需求。例如,有的人可能想在睡眠的过程中离世,而这样的离世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很可能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死亡。

 

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院的一项调查回顾了现有关于安详死亡的研究。他们发现有11个方面的因素与安详的死亡相关。而这其中最常见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1.能够得知与死亡方式相关的具体信息

2.无痛苦并好好体验自己在最后时光里的生活质量及情感幸福

3.拥有宗教或者精神上的信仰,以及对自己生命历程的圆满感觉

 

临终者们通常希望能够自行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治疗,以有尊严的方式接受治疗,并与治疗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家人的陪伴,最后时刻的告别对安详的死亡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本文作者在临终关怀中心的工作中,根据护士的报告添加一个新的因素。如果临终者能够体验到死去亲人临终前景象的话,将有助于平静和安抚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更安详的死亡。

 

有些人认为,死亡是否安详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这种主观的判断不一定来源于临终者。基于这种观点,人们开发出了一种临终关怀的新模式,它被称为尊重的死亡。在这种模式中,临终者及其家属与专业人员一起努力,互相支持,目的是改善临终关怀,为临终者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

 

人们会认为,每个人都在共同努力,这种模式下的结果就是良好的。但遗憾的是,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关于临终者的决定常常是家属单方面做出的,而没有考虑到临终者的意愿和需求。

 

互相尊重的死亡应该包括认真倾听临终者的心声,对他们及其家属开诚布公地谈论病情的诊断和未来的治疗。而不是医生、临终者及其家属都对病情的恶化等不利因素保持沉默。

 

让死亡变得安详是很多人的愿望,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其中的秘密,那这个词就是沟通。我们不必在生命到达尽头时才开始与他人公开讨论我们的愿望,例如,对临终地点、家人陪伴、医疗措施等等的愿望。

 

了解这些细节对临终者家庭和医疗工作者都是有益的。有很多家庭不知道临终者想要什么,所以不得不在他们的临终护理上做出痛苦的决定。然而,一旦有了开放的交流,医疗工作者、临终者及其家人就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价值观以及对死亡的理解。在这个前提下,互相尊重、安详的死亡才能实现。

 

 

References

[1] http://www.freudfile.org/psychoanalysis/papers_11.html

[2] https://qz.com/727042/the-11-qualities-of-a-good-death-according-to-research

[3] Mendoza, M. (2008). We Do Not Die Alone: Jesus is Coming to Get Me in a White Pickup Truck. Dahlonega, Georgia. ICAN PUblishing INC.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Marilyn A. Mendoza Ph.D.

翻译:脑斧、唐诗

编辑:脑斧

来源:Psychology TodayWhat Is a Good Death?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