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摘要:爱,在你,在我,还是在两人之间?
“有些人走进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心里留下足迹,于是我们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Flavia Weedn
现今,爱到底产生于我们身体哪个器官这基础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有争议了:我们都知道爱的生理机制是大脑,而不是心脏。这场争论中一个有趣的转折是最近流行的观点,即爱情并不存在于单个人身上,而是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的联结之中。那这个观点有道理吗?
爱情的“位置”
“来住在我心里吧,这里不用付房租。”——Samuel
尽管很明显,像其他情感一样,爱这种情感与大脑有关。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仍然认为心脏是情感现象的生理基础,尤其是爱情。就像上面引用的引语中,塞缪尔甚至把心比喻成房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爱与心脏的关系。
关于爱情产生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主要的观点:
①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结合(融合);
②爱单独存在于每一方身上;
③爱存在于两人之间的联结和默契之中。
第一种观点认为情人彼此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就像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柏拉图已经指出,寻找爱的本质就是寻找我们失去的那一半。这个结合的概念也许与性相联系,因为这个过程两具独立的身体是相结合的。
丽莎,一位五十多岁的已婚妇女,描述她对自己的已婚情人的感觉时,用了支持这一观点的术语:“我很想要他,让他感受并了解我的每一个想法和梦想;我从来不想对他隐瞒什么;我非常希望他和我在一起,因为他就是一部分的我。”(Ben-Ze'ev & Goussinsky, 2008).
第二种观点似乎也是正确的:与其他心理状态一样,爱这一情感是个体独有的属性。这种观点可以解释单相思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爱情只在其中一方当中产生。这种观点也与我们通常描述单向情感的方式一致,比如当我们说“我爱你”,“他嫉妒我”,“她和他在一起很快乐”等等。我们也将其他心理状态描述为主体本身自有(包括动物)的属性。
因此,我们说个体会思考、想象和拥有记忆。同样,我们认为不仅仅是情感,还包括情感领域的其他现象,如心境、情绪、情感障碍和情感特征,都存在于个体本身(Ben-Ze’ev, 2000)。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它不能充分解释恋人之间独特的联系。想让自己观点更具说服力,它需要对爱情独有联结感的性质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
第三种观点更为复杂,它严肃地试图解释恋人们之间的独特联结。在这种观点中,爱存在于两个爱人之间的联结(connection)中。因此,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2013)声称,爱不单独存在于一个人,也不局限于两人的思想和肤色。她建议将爱定义为“浪漫共振”:在人际交往与互动中,爱会在人与人之间展开并产生共振,从而属于所有关系中的双方。爱不属于一个人,而是属于两个人或一群人。它驻留在彼此的联结之中。
第一种观点假设爱是两个恋人之间身份的融合,这假设上似乎过于简单。恋人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会产生很多的问题。融合的概念也带出一个心理问题,因为它构成了一种孪生模型,这不仅意味着个体自由的丧失,也意味着双方自我身份的丧失。然而,深刻的爱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两个有着不同自我身份的,独立的个体在一起却很和谐,并且共同成长,上述两种情况显然都不符合。
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有一些有价值的方面,可以解释浪漫的联结性,前提是它们在某些方面进行修正。第二种观点需要对浪漫的联结性做一个额外的解释。第三种观点需要去除爱情的模棱两可的存在论位置,即爱情存在于恋人之间的联结中。
第二种观点认为爱基本上是一种个体主体的心理状态,不是虚幻缥缈、在空中自由飘浮的东西,这一部分是正确的。然而,浪漫的爱情不仅仅是由愿望和感觉组成;它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的共享与互动组成。第三种观点包含了对这些有做出解释。
这种观点抓住了爱的一个基本方面:通过功能上的和谐和浪漫积极的共振表现出来的相互促进。然而,它对爱的位置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我的讨论将集中在这个更复杂的层面上;然而,只要这个关于爱的位置的存在论假设不明确,就很难认真对待这个观点。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2013)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了在爱情中与他人产生共振的重要性。这本身并不能证明爱情就存在于这种联结之中。爱是一种心理体验,严格说来,它是单个个体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互动本身。两人互动本身可能是产生爱的感觉的原因,或者是爱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体验本身是属于当事人自己的。
即使共振不存在,个体也能体验到爱的感觉。然而,从长远来看,深刻的爱通常需要这样的共振。同样,当一个人想到自己的伴侣时可能会有性唤起,但这并没有把他的性欲定位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结上,而是在想要伴侣的这个人的身上。浪漫的共振是同时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种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存在于两个个体之间,但它并不存在于某个被称为“联结”的神秘实体之中。
浪漫背后的和谐共振的存在是因为两个单独的个体非常接近彼此,他们的活动和感受不仅仅是相互兼容的(也就是说,不要否定去对方),而且非常和谐,互相促进。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假设两者之间存在本体论的融合。我们可以谈论彼此共同的情感状态;然而,我们不能消除两个个体的独立存在性,即使他们有着相似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他们依旧是不同的。
“位置”这个词很不幸,因为它太机械化了;Fredrickson使用了更合适的术语“驻留”,但这仍然没有解决主要问题。“驻留”一词有多种含义,例如,居住在一个地方,处于一个位置,作为一个要素或一种品质出现,并被赋予权利。虽然这些意义没有“位置”的意义那么机械,但我们仍然会怀疑爱是否存在于联结之中,而不存在于个体内在。
人们可能会同意,以某种隐喻的方式,爱扎根于或壮大于联结的质量(或更准确地说,联结深浅可以反映爱的质量高低)。然而,这种隐喻用法不应掩盖这样一个事实:爱这一情感主要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属性。
爱的本质
“爱不像石头,就一直在那。它像面包,需要不断制造和经营,不断更新。”——Ursula K. Le Guin
第三种观点的力量和优势不在于它的存在论假设,而在于它对爱的本质的描述。即使我们认识到爱首先是个体内在的属性,这种描述仍然有其价值。这与安吉丽卡·克雷布斯(Angelika Krebs)的观点相一致,她认为,爱不是双方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所有物;相反,爱是恋人之间正在发生的一切,是对话性的。
恋人会分享彼此在情感上和实际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克雷布斯进一步声称,爱一个人意味着享受并认可这种分享,无论是一起聊天、远行还是唱歌、玩耍。在爱一个人的过程中,你通过与对方的密切互动和回应来充盈自己。当我们孑然一身的时候,是很难真正幸福和充实的,因为我们天性就是社会性和群居性的。
在一起参与的活动中,参与的双方被整合成一个(心理)整体,这个整体大于两个个体单独行动的总和。在联合行动中,双方都作出贡献(虽然不一定以同样的方式或同样的程度),一同实现了共同利益 (Krebs, 2002; 2014).
克雷布斯主要关心的是爱的本质;因此,她关注能够让深厚的爱蓬勃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这种观点并不一定认为爱存在于两人躯体在之外的空间;它并没有提出什么很沉重的爱所在位置的存在论,而是聚焦于恋人共享和共同参与的行动。爱的情感,正如第二种观点所表示的那样,是一种个体的属性,但典型的、深刻的爱的表达和茁壮都需要有双方彼此能共享和共振的心理空间。
“功能和谐”和“浪漫共振”这两概念与这一观点特别相关。深刻的爱涉及共同的内在心理活动,这些活动满足了构成每对恋人和夫妻关系长期繁荣的基本需求。这种两人之间独有的亲密关系是一种功能上的和谐。在这种和谐中,每个人的自我身份感不仅得到了保留,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功能和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浪漫的共振,也就是对所爱之人发出有意义的回应。共振是很明显的。例如,在调情中,双方的情绪都会被激起,从而产生彼此不断回应的过程。
鉴于相互促进和关怀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反应是至关重要的。的确,在深刻的爱中,能互相促进又和谐的互动过程中,双方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恋人们会形成相似的偏好,例如,欣赏他们过去不感兴趣的音乐,穿情侣装,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也会变得类似。这些情侣经常证明两人之间经常会有相似的想法和情绪,甚至在对方说话之前,他们就能理解到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是彼此个性和互动的一部分,不能说仅仅存在他们的默契和联结之中。恋爱双方的爱的态度是相似的,但它们并不存在于主体之外。
我们已经看到,共振不是位于个体内部或外部,而是主体的一种属性,具有一定的认知和评价结构。共振的体验可以彼此分享,但不是百分百的情况。但在深沉的爱中,这种共振是很明显的,对维持和促进关系非常重要。
References
[1] Ben-Ze'ev, A. (2000). The subtlety of emotions. MIT Press.
[2] Ben-Ze'ev, A. & Goussinsky, R. (2008). In the name of love: Romantic Ideology and its victi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Fredrickson, B. (2013). Love 2.0: Creating happiness and health in moments of connection. Plume.
[4] Krebs, A. (2002). Arbeit und Liebe. Die philosophischen Grundlagen sozialer Gerechtigkeit. Suhrkamp.
[5] Krebs, A. (2014). Zwischen Ich und Du. Eine dialogische Philosophie der Liebe. Suhrkamp.
作者:Aaron Ben-Zeév Ph.D.
翻译:Lynn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I Want to Know Where Love Is》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4
2024-10-30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