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抑郁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抑郁问题 >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更新时间:2020-04-29
归属栏目:抑郁问题
浏览次数:9130

抑郁症没有单一的已知病因。相反,抑郁症可能是神经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消极的生活事件,例如遭受创伤、失去所爱的人、陷入一段艰难的关系、或任何压力超过应对能力的情况,都可能引起抑郁发作。但是,消极生活事件只是外因,并非必然引发抑郁症。只有当这些事件引发了个体对自己、世界和未来的消极的思维模式时,情绪才会出现螺旋式下跌。


在性格方面,几项纵向研究表明神经质(neuroticism)预测了抑郁的出现(Jorm,Christensen,Henderson,et al.,20001。意思就是说,那些神经质水平高的人容易得抑郁症。神经质是一种人格特质,倾向于对事件产生过分消极的情绪。您可以把神经质理解为情绪不稳定或者悲观消极。神经质水平高的人很容易担心、紧张,尤其容易受到威胁。


1、怎么知道一个人的神经质水平?

一个人的神经质水平可以通过人格测试来评估,例如大五人格测验或者埃森克人格测验。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有些人经常忧心忡忡、情绪波动频繁、很容易紧张和生气,这就是神经质水平高的表现。


2、什么原因导致高神经质?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神经质程度,就像他的其他性格特征一样,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有另外的大部分是由难以解释的环境因素导致的。


3、神经质是一件坏事吗?

平均而言,在心理健康和关系满意度的测验中,我们发现较高的神经质得分与精神疾病的风险以及较差的结果相关。高度神经质的人,很容易困在消极的思维模式中,并容易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

但是,神经质对于人类生存是必要的。如果您没有轻微的神经质,那么您的生活会因为盲目乐观而栽跟头。神经质水平高的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优势,例如他们对威胁的敏感性,让他们能够在进化中胜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整天忧心忡忡的人,比神经大条的人更容易发现并逃离环境中的危险,所以能存活下来。


有些心理实验也发现了高神经质的优势。例如,在Maya TamirMichael Robinson 2005年的研究中,发现在判断负面词汇时,高神经质的人比低神经质的人更快。作者总结道,对于高度神经质的人来说,感觉不好会促进有效的功能。他们持续的坏情绪可能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快乐而人为地接受一个好心情。2


4、体验负面情绪有什么好处吗?

虽然这很痛苦的,但是反思和悔恨能够帮助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的行为。有证据表明,轻度到中度抑郁可能会带来类似的适应性益处。


5、如何应对神经质?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不那么神经质呢?研究表明,性格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一生中改变的,尤其是在经历了像结婚或生孩子这样的人生大事之后。一些证据表明,随着年轻人进入成年期,神经质水平会下降。研究表明,特别是诸如第一次恋爱关系以及从高中过渡到工作或大学等生活事件,与神经质减少有关。


有些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变得不那么神经质。而且,我们能够采取一些步骤来更好地应对神经质。例如心理疗法和正念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降低神经质水平。


6、高神经质的人怎样才能远离抑郁症?

对于高神经质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做出积极的改变,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远离抑郁症,例如:

● 不要为你的忧虑而忧虑。我们有理由忧虑,也有理由不忧虑。如果你忧虑的理由和你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有现实的联系,那么没有必要为你的忧虑而感到内疚或自责。

● 当现实的忧虑来临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来扭转局面。认知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悲伤情绪和焦虑主要是消极思想的结果,所以可以通过改变你的想法来改变你的情绪。而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我会帮助我的来访者区分:你目前的应对方式,是在应付你的焦虑和忧虑呢,还是在解决你的现实问题?

● 利用神经质中的优点来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尽管高神经质的人很难看到生活中的积极面,但如果走向相反的方向也会有很大风险。所以,认真审视那些你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情况,然后努力改变那些你能控制的情况。



神经质并不总是坏事。有时候,你甚至可以更清晰、更诚实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通过努力,我们学会“正确的忧虑”和忧虑正确的事情,我们可以成为健康的神经质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应对消极思维的知识,请点击参考:9个方法停止过度思考》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有关抑郁症的知识,请点击参考:《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度?》《实用心理学技巧之抑郁篇》



参考资料

[1] Ann M.Kring,Sheri L.Johnson,Gerald C.Davison,John M.Neale. 变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142.

[2] Tamir, M., & Robinson, M. D. (2004). Knowing good from bad: the paradox of neuroticism, negative affect, and evaluative processing. J Pers Soc Psychol, 87, 913-925.


作者:唐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 出租网 深圳婦科醫院
  •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