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摘要:被权威蒙蔽的家长们,已然分不清教育和欺凌。
【事件】缪可馨,一名五年级女生,最近在一次作文课后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跳楼的原因众说纷纭,家长认为是授课的袁老师因利益问题故意刁难、打骂孩子,才导致了孩子的不幸。部分自称曾经是袁老师学生的网友也披露了袁老师一直有打骂学生、收红包、私办补习班等违规行为。然而案件调查结果却是案发当天袁老师并无打骂孩子的行为,目前袁老师未被停职,当事学校建议其在家休息。
而荒唐的是,就在缪可馨离世后,在所有事实都没搞清的情况下,缪可馨班级的一位家长在家长群里站出来发了个语音,语音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关于缪可馨这件事,认为老师没有错的,出来点个赞。
而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连警方都没搞清事实的情况下,这个班级群里的几十个家长,竟都跳出来齐刷刷地给这位老师点赞。
这种行为也让缪可馨事件进一步发酵。在事件没有最终定论之前,我们暂且不做评价。但这些家长的行为却着实令人震惊。害怕得罪老师,老师对自己孩子打击报复的心态可以理解,但作为成年人,如此冷漠、势利的态度及行为让人难以置信。
【例子】易中天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事,你觉得把真相说出来之后对你不利,那你可以不说话,你可以保持沉默,你可以把这个事烂在肚子里,但是你不能说假话,这是做人的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要善良,要有恻隐之心……”
让逝者安息,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何在这次的事件中被抛之脑后?这些家长们站在逝者的鲜血上,丢失底线地讨好老师,他们的同理心都去哪了?
【定义】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是,老师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学生,这是校园欺凌。而在校园欺凌中,如果对欺凌者妥协,将助长他们的风气,欺凌也会进一步升级。早在这次事件发生之前,袁老师就曾打骂缪可馨,而这种欺凌行为并没有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代价。这种忍让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此次不幸的发生。
很多家长至今仍然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将老师的打骂行为理解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认为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这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权威效应”。
【定义】权威效应: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
普遍来说,家长们都会把老师当作权威,认为老师肯定比自己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在这次的事件中,积极点赞的家长们被权威蒙蔽了双眼,无法分清教育方式的对错。还有人把责任归结于逝者心理的脆弱,这更是缺乏同理心的武断推测。成年人面临职场欺凌尚有可能走向极端,更何况一个11岁的孩子呢?
同理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有同理心的袁老师,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学生;有同理心的家长,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站在逝者的鲜血上讨好所谓的权威。
愿逝者安息,也愿每个人找回生而为人本该拥有的同理心。
作者:脑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4
2024-10-30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