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摘要:我们生来就追求公平,就连猴子都会抗议不公平的待遇。
事件回顾
近来,山东陈春秀高考被顶替事件在网络热传之后,山东被曝出仅在2002-2009的7年中,就有200多人冒名顶替上大学。
另一位被顶替者苟晶,曾经是班级尖子生,却两次高考落榜,多年后才知道是班主任的女儿顶替了她的名字去上大学。
这些不幸者“被偷走的人生”,引发舆论沸腾。无论是顶替者的卑鄙无耻,还是背后的官员腐败和利益输送,都让人无比愤怒。
因为高考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最重要考试,也是我们社会本该最公平的考试。而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直接破坏了社会公平。
公平不是个政治术语,而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有关公平的实验研究告诉我们:不公平违背了人性的本能需求,甚至会直接动摇社会的根本。
1、关于公平的动物实验:连猴子都会抗议不公平
实验一:德瓦尔的卷尾猴实验
莎拉·布罗斯南(Sarah Brosnan)和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于2003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研究。
他们把两只卷尾猴并排放在单独的笼子里,让它们可以看到彼此,然后让它们完成一项任务:把一块石头交给实验者。完成任务的猴子能得到了一根黄瓜作为奖励。两只猴子很乐意长时间地执行这项任务,都对黄瓜都满意。
接着,实验者在一只猴子完成任务后,奖励它一颗葡萄;而完成同样任务的另一只猴子还是得到一根黄瓜。对于猴子来说,葡萄是比黄瓜更好吃的奢侈品。
实验结果:得到黄瓜的猴子直接把黄瓜扔回实验者手里,并摇晃笼子,拒绝完成任务。
德瓦尔的卷尾猴实验表明:卷尾猴的心理存在公平感,所以它们会拒绝不公平的活动。并没有人告诉猴子,完成同样的任务但得到不同的奖励是不公平的,但它们知道这一点。因为公平这个概念是灵长类动物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类一样。
2、关于公平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人们根据公平来决定行为,而非根据利益最大化
实验二:最后通牒实验
最后通牒实验是沃纳·古思(Werner Güth)于1982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游戏:
游戏双方分一笔总量固定的奖金,例如100元。一方扮演提议者,负责先提出方案;另一方扮演响应者,负责表决。如果响应者同意,就按提议者的方案来分配奖金;如果响应者拒绝,两人将一无所得。
实验结果:如果提议者的方案很不公平(例如响应者得到的钱低于总数的30%),那么响应者会拒绝。即宁可双方都得不到一分钱,也不愿意让对方得到很多而自己得到很少。
最后通牒实验证明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公平感。该结论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人种之间被重复地验证。不论是现代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中的人群,还是发展中社会如亚非拉各国的人群,甚至是原始部落或者游牧部落中的人们,能被接受的分配方案大体上接近1∶1平分。
3、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我们天生具有内置的公平检测器
实验三:大脑对公平和不公平的反应
为了研究公平的积极情感影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Tabibnia和 Lieberman使用神经成像技术研究了大脑对公平和不公平的反应(Tabibnia,G.&Lieberman,MD,2007)。
实验者让被试一起玩最后通牒游戏,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机器扫描扮演“响应者”一方的大脑,实时检测动态大脑过程。
实验结果:面对公平的分配方案,响应者大脑的奖励中心就会亮起来,就像得到糖和可卡因一样。而不公平的分配会点亮响应者大脑中与厌恶反应相关的区域,就像闻到气味不良的东西一样。而且这些大脑区域负责的是自动化的反应,而不是学习得来的反应。
神经成像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具有天生的公平检测器,我们本能就会对公平待遇感到愉快,而对不公平待遇感到厌恶。我们对不公平的厌恶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阻止另一个人通过不公平获取更多利益。“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似乎比金钱更重要。
4. 公平就像食物和性一样重要,不公平会动摇社会的根本
在一般人的心里,公平似乎没有食物或性那么重要。社会重视诸如食物之类的生存需求,远远早于重视诸如公平之类的社会需求。
所以,许多人对公平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并且对遭受不公者的反应强度视而不见。就连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把公平排在生理需求之后。
但是,现在心理学界认为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存在错误的一个例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公平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公平就像食物和性一样重要;不公平引起的反应,可能会比空着肚子更难处理。
公平来自于群居动物的合作需求。没有合作,人类就会在自然选择中落败。毕竟,人类跑得不如熊快,听觉不如狗灵敏,夜视不如猫,回声定位不如蝙蝠,而且没有尖牙和利爪。而善于合作的天性,让我们在动物中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合作的关键就是公平。就连猴子都会拒绝与不公平的人一起合作。就连3岁的孩子都会采取行动来纠正不公平的奖品分配。
不公平的行为不但会破坏合作,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法国大革命的炮火尚未远去,美国黑人因遭受不公平待遇而爆发的冲突还没平息。
公平是植根于我们DNA的本能需求,公平是支撑着我们各种行动的强大动力,公平是人类社会合作的基石。公平也是“中国梦”的底色,关系到中国社会转型的成败。
公平是一个永不过时的问题。在这个时刻,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引发如此强烈舆论关注,并非偶然。
作者:唐诗
编辑:唐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5-01-05
2025-01-05
2025-01-05
2024-12-24
2024-12-19
2024-12-15
2024-12-12
2024-12-06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