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导读:
l 懒惰往往是一些心理疾病的表现,比如抑郁或焦虑。所以,在不了解之前,请不要苛责那个看似“懒惰”的人。
l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懒惰的概念,会发现:懒惰可能是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误解。
l 在心理健康宣传中,我们要小心谨慎 “懒惰”这样的词语,以免乱贴标签。
l 理解懒惰的原因,能够让你更好地照顾自己,并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
我一直是个守纪律的人。从童年的拼写比赛获胜开始,我就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然而,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我承认自己是“懒惰的”。例如我就不喜欢洗衣服。所以我请专人帮我打理家务。
尽管如此,有时我还是会觉得自己很“懒惰”。在我们的文化中,“懒惰”是一个贬义词。
为什么懒惰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特点?它到底是一种性格特质,还是焦虑抑郁或精神疾病的表现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研究有关懒惰的江湖传言,以及我们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我是抑郁还是懒惰? ”
01 抑郁和懒惰的主要区别
抑郁和懒惰有很多共同之处,以至于许多人被错误地贴上懒惰的标签。
“懒惰”这个词经常与抑郁症有关的原因是:
懒惰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
抑郁和懒惰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积极性、注意力水平、精力和工作质量。
不同的是,抑郁症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而懒惰的人只是没有动力而已。人会懒惰,是缺乏自我意识,或者没有找到能够激励自己的东西。
02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抑郁还是懒惰呢?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懒惰?在我的个人经验中,抑郁的感觉非常黯淡。你会发现早上起床很困难。不是因为你很放松而享受舒适的时光,而是因为你难过、沮丧、感到绝望。
懒惰更多的是一种情境体验。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懒,那是因为整整一周的忙碌让你疲惫不堪。而抑郁可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不管你已经休息了多少天。
03 “真正的懒惰”可能是一种误解
长久以来,人们把懒惰看到作为一种道德问题或一种性格,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
当然,我们都有自愿地、幸福地偷懒的时候。这时的懒惰是一种自我照顾的行为。就像我们休息的时候。终于可以暂时脱离公司上班时那种忙得喘不过气来的节奏,安安静静宅在家里看电视,点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享受片刻喘息的时间,这对我们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04 您会在“懒惰”中挣扎的原因
从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懒惰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需要接受检查。
1. 你觉得那项工作没价值
价值联系的问题,是指你是否觉得一个任务与你自己的价值观一致。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被分配去做一些看起来很无聊或者很没用的任务。如果你认为这项任务没有价值,那么你可能很难完成,即使它是老板要求明天就得完成的重要任务。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将自己的工作与价值联系起来,以便完成上级分配给我们的项目。然而,有些人发现自己做不了那些感觉没有价值的工作。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动力去做一件看似无价值的事情,那么就有必要和你的上司谈谈。一定要问清楚为什么这个项目或任务如此重要。
深入研究,直到你能真正找到这项任务的价值所在,然后你才能最终完成它。否则,你就会拒绝开始,继续拖延,并被贴上“懒惰”的标签。
2. 你沉迷于社交媒体
我已经浪费了几个小时盲目浏览网页和刷抖音了。社交媒体成瘾是一个有据可查的问题。要意识到,社交媒体对你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多年来的研究都指出了沉迷网络对我们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所以我们要减少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
一个有用的方法是:我喜欢在周末和下班时间删除我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重新安装它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但这有助于我避免盲目地点开这些APP。它们太容易让人上瘾了!
此外,也可以考虑把那些让你感觉不好的社交账号静音和取消关注。
3.你可能正在与药物滥用作斗争
懒惰和抑郁可能是药物滥用的表现。有药物滥用问题的人也会看起来像是懒惰,因为他们会迟到或者错过约会,但实际上他们有药物上瘾的问题。
4. 你有太多事情要做
当你通过网络工作时,你会被来自各个角度的工作淹没。当你的Zoom会议就要开始了,而你的电脑、手机、还有苹果手表上,都有无数未读信息。
来自不同电子设备的诸多信号,让人不堪重负,所以有些人感到不知所措,只想躲起来,用被子蒙住头。这些反应看起来很像懒惰,其实他们是在用逃避和无动于衷来表示:“我受不了了!”
05 如何鼓励患有抑郁症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人
语言具有巨大的力量。 “懒惰”这个词的指责和贬低,会让抑郁症患者彻底泄气。当你看到有人在工作中偷懒时,请停下来想想如何激励他们。
考虑一下,把“懒惰”这个词从你的词汇表中删掉吧。正如我提到的,懒惰有这样的负面含义,可以带来有害的感觉。
鼓励员工和同事在他们的日程表上安排休息时间。有时我称之为“思考时间”或“放空时刻。”
这可能看起来像是懒惰,但实际上是你可以安排的最能补充精力的时间。
懒惰和抑郁,都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两者都没有好坏之分。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和别人都摆脱对这两种体验的负面评判。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Brynn Johnson
翻译:唐诗
编辑:知年
来源:Psychology Today《Am I Depressed or Lazy?》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2024-11-22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4
2024-11-04
2024-10-30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