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恋爱婚姻问题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咨询项目 > 恋爱婚姻问题 >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也想生孩子!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也想生孩子!

更新时间:2023-10-22
归属栏目:恋爱婚姻问题
浏览次数:9813

最近听到朋友吐槽,一回家就被家里人催早点生孩子等等。我问他是什么想法,他说:“自己都还没有过好,又怎么去承担另一个生命的到来?”


确实,在成为任何人之前,你都先是你自己。




要点


·您首先需要明确父母的角色和责任。
·如有需要,您可考虑求助婚姻与家庭咨询师。
·生育能增加你长期的愉悦,但可能会需要你暂时牺牲短期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将行为目标分为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

·内在目标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而外在目标可能是别人期望你做的事情,或者你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是否要孩子是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面临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每位父母都会告诉你,你没有办法为生育做好一切的准备再开始。


但是晚育是否改变这种状况呢?对于那些想在40多岁、50多岁或更年长的时候成为父母或重新成为父母的人来说,以下三个心理因素是值得考虑的。


你想寻找什么样的幸福?


关于幸福的科学文献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当下的快乐,它来自于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即时满足的事情——例如,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一块巧克力或洗个热水澡。


还有与意义、满足或思考幸福相关的长期快乐。当我们达到一个里程碑或创造了一些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这种幸福。它可能不像瞬间的快乐那样刺激,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可能同样强大,尤其是从长远来看。


无独有偶。研究表明,有孩子会增加一个人的长期幸福感,但这是以牺牲一个人当下的幸福感为代价的。(请想象,在凌晨两点被叫醒、看到孩子在车里吐痰或不停地扔脏尿布是没有乐趣的,但当看到孩子学到了新东西或取得了成就时,父母的自豪感也是无可替代的。)


优先考虑一种形式的快乐并没有错——这只是个人偏好的问题。只需要确保你做父母的决定,或者重新做父母的决定,与你在人生这个阶段的幸福目标是一致的。


你的耐心程度如何?


养育孩子需要很大的耐心。因此需要问问自己,是否有耐心开始长达18年(也许更长)的保护、观察、培养和教育你的孩子的旅程。


每个人对耐心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而耐心水平在人的一生中自然会起起落落。你可能还记得自己生命中耐心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时期,也许与你正在经历的生活变化或压力程度相吻合。


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自己的耐心水平。根据发表在《积极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耐心可以分为三类:人际耐心、生活困难耐心和日常琐事耐心。


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11个同意或不同意的选项来评估一个人的耐心程度:


1.我的朋友会说我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


2.我有能力熬过艰难时期。


3.虽然非常烦人,但我在堵车的时候不会太难过。


4.我对别人很有耐心。


5.我对困难的生活问题或疾病保持耐心是很容易的。


6.一般来说,排队不会使我烦躁。


7.我很难对我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耐心。


8.在生活的艰辛中,我很有耐心。


9.当有人在学习新事物方面有困难时,我愿意帮助他们,而不会感到沮丧或烦恼。


10.我一见红灯就生气。


11.我发现对人保持耐心很容易。


您可以用这个量表工具来简单测试一下自己处于耐心连续体的哪个位置,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辅助你作出是否要孩子的决定。


你关于要孩子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任何重要的决定都应该有充足的自省。在你人生的这个阶段,尽你最大的努力去探索你想要孩子的动机(在这个过程中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许能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虽然你是唯一 一个真正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的人,但科学可以帮助你更加有效地制定生育计划。


一般来说,心理学研究会把目标分为两类: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内在目标或动机是你想为自己做的事情,而外在目标可能是别人期望你做的事情或你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心理学家会告诉你,不管你怎么定义成功,成功通常更自然地降临在那些有内在动机的人身上。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仔细考虑一下你想要孩子的愿望,并问自己以下五个有利于启发自己的问题,同时谨记内外在的目标二分法:


1.是否有人希望我实现这个目标,或者如果我做到了,我会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


2.如果我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会感到羞耻吗?


3.我真的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吗?


4.这个目标会给我带来乐趣和享受吗?


5.这个目标是否代表了我是谁,反映了我在生活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灵活地采纳各种科学的生育建议。只要审慎规划,并且有科学的依据,何时决定要孩子都不算晚。




原作者:Jourdan Travers
翻译:卢富明
编辑:乔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3 Questions to Ask When Having Kids Later in Life》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推荐咨询师更多+

孟宪璋 - 伊理雅通总督导师

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
(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唐迎婵 - 伊理雅通首席咨询师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欧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临床讨论教师

  •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 专人一对一沟通

  •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 预约咨询时间

  •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5611467或18138720115
微信客服:gzylyt200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潭村路348号马赛国际商务中心1701室

版权所有 © 广州伊理雅通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粤ICP备14091630号     

  • 出租网 深圳婦科醫院
  • 技术支持:爱搜客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