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线:020-85611467 / 18138720115(预约微信同号)
3118835731@qq.com
辽宁中考状元郑同学接受采访时或许并未想到,他口中的学习经验分享竟招来众多恶评。当这位学霸分享学习经验是:认真整理错题本、踏实请教老师、课前扎实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换来的却是:废话连篇、自私、等于没说。
究竟从何时起,最朴素的真理竟成了群嘲的对象?
在这个新闻中,我们能看到个体甚至群体在面对真实时的抵抗:生活中好似存在一层无形屏障,当真实经验经过屏障的时被过滤掉,剩下来的是“无聊的废话”,甚至被冠以自私之名。
#1
“不可能这么简单”
曾经听到一个事情:高中生A称自己真的很焦虑,TA说“我知道考试不难,但我就是不行。”别人平静反问:“你是否主动请教老师?课前课后又有哪些踏实行动?或者看看自己的做过的题。”他脱口而出:“不可能这么简单!”
这份轻蔑与抗拒,是一种对真实自我的抵抗。不止是这位高中生,很多时候当建议被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时,“焦虑”反而为我们提供了维持熟悉舒适圈的借口,保护着不想改变的安全感。这层心理屏障越厚重,便越恐惧承认真相、直面改变的可能风险。
这也让我想起高中时期,因为自己对理科实在没办法,所以参加了课外辅导,结果遇到了年级的一位全科学霸。那时候让我意识到,学霸其实也要去努力学习和思考——其实就这么简单。
#2
“肯定有什么秘诀瞒着我”
也许有些人不愿踏踏实实地付出努力,所以想要相信郑同学肯定隐瞒了更强的秘方。这种质疑或许反映了他们内心对努力过程的深层恐惧。
在心理咨询室中也存在相同问题。患者面对咨询师建议的基本方式嗤之以鼻,转而渴求一份“神奇药丸”,并攻击咨询师无能。这份对“神奇药丸”的渴求,往往隐藏着对承担现实责任的逃避,好似只要相信存在“秘方”,失败的责任便可归咎于对方“隐瞒”,成功则属于自己聪明的洞察。
#3
速成幻觉下的狂热
我们身边充斥着“7天突破英语口语”、“一周瘦10斤计划”、“三天让孩子爱上数学”、“一次催眠根治焦虑”……许多人好似陷入一种强迫性重复,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狂热追寻捷径与技巧。这与那位状元踏实的笔记实践形成鲜明反差,最终结果不言而喻。
这些成功捷径如魔力一般吸引着大众,行为如成瘾般反复出现,即便知道这样的奇迹难以实现,个体依然期待能超越日常经验,直达完美,从而回避投入过程中的脆弱与失败的可能。幻想一次次点燃,失望一次次累积,焦虑的循环由此持续。
浮躁之下,我们常常对常识视而不见,反而为华丽包装的“捷径”神魂颠倒。郑同学经验的分量之“重”,恰恰在于它“轻”得人人可拾,只是要求持续的行动与坚持的信念,那些被嘲为“废话”的经验,或许正是走出迷雾最明亮的路径标识。
假如我们能以平静的心态,坚持重复地去翻开错题本,或许就能不断为自己注入改变的力量吧。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Saya
编辑:芋头
审核:唐诗
收费标准:1800/60分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注册号:D-06-060)、治疗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
曾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
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创立人、总督导师
孟宪璋心理诊所创立人
收费标准:800元/50分钟
暨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广东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
2025-08-31
2025-08-29
2025-08-24
2025-08-24
2025-08-14
2025-08-07
2025-08-07
2025-08-03
拨打电话
在线预约
专人一对一沟通
选择适合的咨询师
预约咨询时间
面对面咨询
获得咨询帮助
付咨询费
约定后续咨询时间